查看原文
其他

师从苏步青等3位大师,10年扎根教改实践,最早在中美教育间寻找“中间地带”,这位数学老师的故事一定要说……

2017-09-06 孔佑明 人民教育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q0334ympdju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
他是复旦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,

毕业后竟然是去一所小学教语文,

可他把语文教得有声有色,

学生都乐意听他上课。



他常说自己运气好,

旁人一生受一位大师指点已足为幸事,

他一生前后受三位大师指导,

苏步青,刘佛年,吕型伟,

个个响当当。



三十而立时,

他在一个上海远郊青浦县一个默默无闻的

数学教改小组主持教改实验,

33岁的他“狂妄”地喊出

“要用十年时间彻底改变青浦教育落后的面貌”。

 

经过十余年深入底层、心无旁骛的探索,

他的实验成功了,

著名的“青浦实验”,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。


他本可走上仕途,前途光明,

却扎根教育第一线近四十年,

无怨无悔,始终充满热爱。

 

而让我们真正读懂他的,

是他书柜里整整齐齐排列的160多本教育笔记。

那是他从1977年就开始记录的,

认真,踏实,智慧,热情……

用多少闪耀的词汇形容都不为过。



他有很多教育名言,

他说:“年轻人犯错,上帝也原谅。”

好老师就要允许学生犯错。

另外学生不必太听话,

“听话”的孩子并不是“好学生。


他就是顾泠沅,

从中国农村走出来当代伟大的

教育思想家,教育实践家。


 顾泠沅

1944年生于三国时就已建成的苏州芦墟镇,

一座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。

顾泠沅在小学就知道,

芦墟镇有个著名的文人叫“柳亚子”

顾泠沅常常和伙伴三五成群,

在当地一个湖边嬉戏,

回忆往日的那些文人志士。

耳濡目染!



1962年,18岁的顾泠沅以江苏省第一高分考入复旦大学。

正逢学校要招收一批特殊人才,

顾泠沅进入了实力雄厚的数学系。

校园里,宽容多元的治学氛围,

让顾泠沅如鱼得水。

顾泠沅一边学数学,

一边去听复旦的历史系、中文系的课,

周谷城,朱东润……

这些功力深厚的大师的课,

他都上过。

在那时

顾泠沅便将数学的严谨精神和文史的人文精神

相互联系在一起了。



在复旦,顾泠沅遇上了第一位影响他人生的大师——

苏步青,

在复旦大学数学系学习5年,

顾泠沅无数次领略苏老的治学风范。



他至今清楚记得老师常说的两句话,

一句是:

做学问要巧用“零头布”。

做学问的人必须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。

所以,从复旦开始,顾泠沅养成了利用一切时间

看书、解题、思考、笔记的习惯,

几十年来,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,

从1978年开始,

近三十年,一天不落,

写下160多本详尽、工整、细致的工作学习日志。


另一句是:

做学问要通透明白,不能一知半解。

苏老曾提起在日本留学期间指导他的一位数学教授,

要求特别严格。

有一次一道解析几何难题解不出来,便去问这位教授,

他说,你自己去查查沙尔门·菲德的《解析几何》。

读完,题目自然会做。

要知道那可是三大本2000页的阅读量啊!



1966年,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把顾泠沅刮向了上海远郊的青浦县,

在一座破落的尼姑庵里,

顾泠沅开始了他的教学实践。

当时整个社会弥漫着知识无用的“瘴气”,

很多学生不去上学了。

顾泠沅一个个走进他们的家里,

去做家长工作。

顾泠沅一次一次的努力,

感动了学生家长,

很多父母同意把孩子再送进课堂。


在青浦的校园里,

年纪尚轻的顾泠沅

有过灰心,有过彷徨,

每到此时,

他的心里就会浮起复旦老校歌的旋律:

“复旦复旦旦复旦,日月光华同灿烂。”

人生的际遇千奇百怪,

有时顺利,有时又极其挫折,

不管把你扔到哪里,你都不可消沉。

凭着这样的信念,

顾泠沅一路乘风破浪,披荆斩棘。



十年磨一剑




1972年,

顾泠沅被调入青浦教师进修学校,

成为一名数学教研员,

这可能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,

因为他将开启令整个中国农村教育受益无穷的事业。



1977年,文革结束,

顾泠沅给青浦县4373名高中毕业生

做了一次数学摸底测验。

考试成绩令他触目惊心,

平均分只有11.1分,

0分的比例高达23.5%。

面对如此低下的教育质量,

顾泠沅放弃了去上海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的想法,

他答应了老教育局长施加琦

开始教改实验。

顾泠沅当时喊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口号:

十年生聚,十年教训,至少给我十年

让青浦的教育质量达到上海市平均水平!


顾泠沅像陶行知、梁漱溟等中国第一批乡村教育实践者一样,

在精神传承人文理想上遥相呼应。


1977年,青浦实验启动,

以顾泠沅为首的农村教改实验小组诞生,

五位只有四十出头的骨干教师拟定了

全程十年的教学改革计划。

这项如今被称为“常青树”的区域性教育实验,

使得青浦县整体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,

使之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区域教学改革。


在这期间,

顾泠沅背着铺盖,坐船,步行,

深入到乡村学校。

他白天听课,晚上就睡在学校里,

被头一摊就是一夜。



在当时没有任何教育实践或改革经验的情况下,

顾泠沅和他的团队硬是闯出了一片天。

 

从最基础的老师那里汲取经验,

听遍了青浦所有数学老师的课,

归纳整理了两百条教育经验,

再在之后的听课评议、效果检验和反馈调整中,

从中找出四条有效的教学措施。


三年调研,一年筛选,

三年实验,八年经验推广,

深入基层,实地调查。

1986年,青浦全县教改取得初步成功,

教育质量合格率从1979年的16%提高到85%。

于是,顾泠沅将研究成果在全县推广应用,

青浦经验开始在上海、在全国开枝散叶。


10年时间,青浦的教学质量,

也从全市最低点上升到全市前列。

十年生聚,十年教训,

顾泠沅实现了自己当年的“君子之诺”,

同时找到了一条农村教育怎样进行教育科研的道路。


与大师缘深

一个人的成长路上,

假若受到一位大师的指点,

那可以说是人生一大幸事。

譬如孔子和子路,藤野先生和鲁迅,沈从文和汪曾祺……


而顾泠沅一生前后受过三位大师指导,

苏步青教授教会他如何严谨治学,

而下面这位刘佛年教授,教会他如何宽容待人。

刘佛年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,华东师大原校长,

让他俩结下师生缘的是青浦实验。

刘佛年为青浦经验叫好,为顾泠沅高兴。



他让老伴做家乡菜,请顾泠沅吃饭,

他要收下这个他寻觅了多年的学生,

1987年,顾泠沅如愿成了刘校长的学生。

3年读硕、3年攻博,六载师生相亲,

导师宽容、宽厚、民主、大度的大家气质,

让顾泠沅深深折服。


 刘佛年多次对顾泠沅说:

要海纳百川,

从各种学科领域选拔人才共同开展教育科研,

要认真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。

物理学的哥本哈根学派有一种“下午茶”的形式,

出席的人来自各个领域,

宽松交流,出了好多思想,

我们为什么不能形成这样的学派呢?


影响顾泠沅的第三位导师是吕型伟,

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,

教会他脚踏实地搞事业。

吕老从教70年,

从教师到校长到局长,

始终坚持“深入课堂,不离课堂”,

他告诫顾泠沅:“下基层调研

不进课堂就等于没有到过这所学校。”




2000年的一天,

吕老在华东医院的病床上打电话给顾泠沅,

他想把自己牵头做了十多年的

“21世纪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和实验”课题

交给顾泠沅。


课题“九五”结题会召开前一周,

顾泠沅登门看望吕老,答应吕老接手课题,

然后通宵达旦3天,

帮吕老为30多所课题实验学校的材料作了认真评点。

 结题会上吕老在顾泠沅的精彩评点后,特别高兴,

因为他发现,这个课题交给顾泠沅

“会越做越深入,越做越扎实”


“宛如无边大海中的航标灯,

其实那是生命旅程中火播薪传的闪光”。

三位名师的言传身教,

给顾泠沅带来的这种深切感悟,

不仅点化了他的知识和学养,

更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。


适合中美教育发展的“中间地带”

20世纪80年代以来,

中国基础教育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关注。

西方学者对中国的中小学教学进行了初步调查,

结果发现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既有其独特的优势,

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弊端。


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教学主要存在几种弊端:

一是单一讲授的上课方式,

教师灌输,学生被动接受;

二是班级规模大,

一般超过40人,多至50人以上;

三是低认知水平的频繁考试和高度竞争,

造成教师、学生沉重的负担。

有学者把中国的教学特点描述为

“一个受尊敬的长者传输知识给处于服从地位的年少者”。


然而,从学生学业评价的角度看,

中国中小学教学又具有明显的优势。

大量研究显示:

中国留学生一般会取得比其实际智商预期更高的学业成就;

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中,中国学生表现一贯优异。


这些优势和弊端促使顾泠沅对中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思考,

并在上海地区开展了一系列课堂观察研究活动。



1999年6月,

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李·舒尔曼率团访华,

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

联合举办了“中美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”。

作为大会执行主席的顾泠沅在会上首次提出了“寻找中间地带”的观点。

在展示并分析大量课堂观察研究成果后指出,

在中美两国教育之间,

可能存在一个中间地带,

双方可以基于各自的本土文化,

相互借鉴,取长补短,用以改进本国的教育教学。

他的这一观点最终成为中美双方与会代表的共识。



一年之后,

顾泠沅随国家教育发展中心回访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。

首次出访美国的12天里,

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游览活动,

夜以继日地整理考察笔记,

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。

回国之后,他又用了近两个月时间,

加工完成了7万余字的美国基础教育访问考察报告。

美国之行,进一步论证了他“寻找中间地带”的观点。



“寻找中间地带”,

不仅是当今国际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,

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大策略。

寻找中西方教育的中间地带,

不是简单的折中,

而是以中国文化和本土经验为基础博采众长。

因此,“寻找中间地带”是一种智慧,

一种不走极端而达到集大成的智慧。



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



总结半个多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,

顾泠沅认为:

改革应由管理者、专家、教师的共同体来承担,

不要把改革交给单一人群。


他有两句话:

第一句:教师事关重大;

第二句: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,

这个课堂既是教学的小课堂,

也是整个社会的大课堂。


行者无疆。

在教育这块充满希望又艰难四伏的田野上,

顾泠沅已经整整跋涉了近四十年。

然而,他前行的脚步依然没有片刻停留,

尽管在他走过的路上开满了鲜花,

充满了探索和思考。



顾泠沅有很多改变人生轨迹的选择,

他在八十年代就曾被推选为青浦县人大副主任,

可他婉拒了。

和他一同参与早期青浦实验的五位同事,

在项目取得巨大成功后,

纷纷走上领导岗位,

唯有顾泠沅一人,

坚守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第一线。



在第101本教育笔记的扉页,

顾泠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:

“我正体验着古代禅师青原惟信所说的人生旅途的三个拐弯:

首先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;

而后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;

最后见山依旧是山,见水依旧是水。”



视频来源 | 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、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联合出品的《教师》系列纪录片

文章来源 | 部分素材来源自《寻找中间地带——走近顾泠沅》, 作者作者作者,作者陈亦冰、沈祖芸

微信编辑 |  孔佑明


推荐阅读

今天我们改变的世界,将是他们的未来

来了!教育部发布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》,手把手教你德育工作怎么开展 | 2017教育金秋发布会

根植中华骄傲的“开学第一课”昨晚播出了,这些才是要教给孩子们的干货

好习惯养成要趁早,开学后制定目标很重要 | 周六茶话会


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

投稿、合作请联系905366878@qq.com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